寻找灵感的诀窍
──阿木林的妙谛(学理小说)
林木阿
寻找灵感的诀窍--开篇
写在前面:这是我多年以前,在几页发黄破损的纸上看到的自称为学理小说的文字,读着十分好玩有趣,也给了我许多思考,我先是把它复印下来,翻看破损之后,又将它输入电脑,打印出来,推荐给周围的朋友,朋友也说很值得回味。前几日整理资料,又发现了它,便整理一下挂在博客上,让更多的朋友看一看,也同时期待能读到本文作者林木阿更多的作品。
我有个朋友,头脑呆傻,说话天真且语无论次,人称阿木林,多日不见,他今天突然告诉我,他对“灵感”二字似有所悟,收拾成文,也想问世,我浏览了一遍,觉得实在不能算作文章,然拗他不过,好歹交出来,也未增删一字。这荒唐烂漫之作,读者不可全信,信一有一、信二有二,不信就一笑了之。
──作者附记
自从歌德巴赫猜想这颗皇冠上的钻石重放异彩以来,我也萌发了要当一颗钻石的愿望。
“天才出于勤奋”这句名言使我日夜趴在书上,日久天长,我发现我自己仍然是一个普通的石子,勤奋一定能出天才吗?我不由得怨起了爱迪生的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我已尽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为什么仍然是一颗普通的石子呢?我好不容易找到了爱迪生,准备要跟他算帐。爱迪生听了我的述说,呵呵大笑:“谁叫你百分之一百的呢?我只说百分之九十九啊!”我暗想,这老爱头还挺爱开玩笑呢!他接着说:“您缺少的正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而那也是十分十分重要的。”我问:“既然是十分十分重要的,为什么您给它百分之一的地位呢?”爱迪生说:“百分之九十九强调了勤奋在数量的重要性,而百分之一则表明了灵感在质量上的关键性,秤砣虽小压千斤。嗯──总之,两者都不可偏废。”他接着又说:“勤奋和灵感不能相互代替,灵感也绝不会从勤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正如无边的野草没有星星之火不能燎原,食物中不可缺少维生素一样。”哎!爱迪生的话真令人费解。什么“质”啦,“量”啦,可能是在哄我。反正圣人嘴大,只得由他说去。
我夜间回家,路遇郭沫若正在田野里漫步。他时而仰望太空,时而俯视大地,神情激动,若有所思,忽然,他停下脚步,抓起一把黄土,双手捧在胸前,似有所悟。忽然又掏出个小本子想写点什么,然而颤抖的双手使他一个字也写不成。我急忙走上前,将我的大衣披在他的身上。郭老惊回首,一见是我,仰天长叹:“哎──可惜,可惜。您冲走了我的灵感,我──的──灵──感──”原来郭老正在苦苦构思《地球,我的母亲!》这首抒情长诗,灵感正在达到高潮。我惴惴不安地向郭老反复道歉,并借此机会向郭老请教“什么是灵感”。
郭老一本正经地告诉我,灵感是人类思维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表现为人在长期思维活动中的一种顿悟。一种独特而非凡的见解。它的闪现,犹如仙女显灵,使深陷绝境的思考喜逢生路,使僵化的头脑豁然开朗,妙机如海潮般滚滚涌来。
这时,我想想了过去有人讲的李白斗酒诗百篇,李贺驴背寻诗句,欧阳修厕上写文章,阿基米德洗澡发现沉浮定律的一些故事。我感到有点明白什么叫灵感了。
另外──嘿嘿!说真的,那“仙女”“斗酒”“骑驴”“上厕所”“洗澡”也满有意思呢!
听说灵感来无影、去无踪,抓不着,看不见,我对此干着急,没办法,我记得从小跟我就在一张桌子上读书的同学阿歪曾经说过,“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才的爹是天才的不多,天才的儿孙是天才的也罕见。还说什么“鲧恶禹圣、瞍顽舜神”,即大禹的爸爸鲧就很蠢坏,虞舜的爸爸瞽瞍就很刁顽。
为了进一步解决我是否也能产生灵感这一本质性的疑难,我找到了达尔文。我问:“灵感是天才独有的吗?”达尔文摸了摸他秃脑壳,慢吞吞地说道:“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单细胞的草履虫到高级复杂的人脑,从思维的萌芽状态到灵感的产生,从灵感为少数天才人物所独有到人人都富于灵感的灵感世界,这就是简单的认识论的进化论。”
达尔文的话使我这只笨鸟很受鼓舞,但是,我关心的不是将来的灵感世界,而是现在就想知道如何去寻找灵感的诀窍。
据说“名师出高徒”,看来诀窍定是有的。
有一天,我躺在一块葱绿的草地上闭目遐想,在朦胧的暮色中,我仿佛看见灵感仙子轻轻走来,她向我微微点头,是那样的端庄而安详。我正打算请她详详细细、面面俱到地谈谈怎样才能富于灵感。而灵感仙子却已消失在天边。我一骨碌爬起来,凝视着那越来越浓的暮霭,喃喃自语:“灵感仙子,你在哪儿呢?”我懊丧地低下头去,不料发现地上有一张纸条,上面用娟秀的笔迹写着:“真正的智慧并不罗嗦,您掌握了“志”“活”“怪”“疑”这四个字,就会找到我。”
一、寻找灵感的诀窍之“志”
古人曰:“有志不怕年少,无志空长百年。”
为了弄清“志”与灵感的关系,我找到了阿歪。阿歪对我讲:“立志是产生灵感的先决条件。”又说:“古代很多名人当灵感袭来时,往往像发了疯、着了魔。甚至有人自称天下第一才子、自比管仲乐毅。”他稍停了一下又说:“巴尔扎克讲,‘我的放纵,就是我的工作’,而您的自卑感使你像个虔城的小脚女人,灵感仙子喜爱狂暴的烈马,在无边的大地上纵横奔驰;喜爱矫健的山鹰,在无际的太空中自由翱翔。”并下结论说:“自卑与灵感不可共存!”
阿歪的话使我很受刺激。是呀,志者士之心啊,过去的十多年我的心灵深受创伤,又缺乏应有的锻炼,致使我心肌萎缩,我今后应该锻炼锻炼才好。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翻身下床,走进街心公园,想好好锻炼一下身体。
我穿过人群转到了土山背后,猜想这一定是个清静的去处。“汪汪汪、汪汪汪……”没想到一只狗在歌唱,音高而嘹亮。旁边一群小狗却一声也不敢响。不知何故,我顿时觉得自己的心在收缩,在发凉……我终于晕倒在地上。当我被救醒过来时,看到契诃夫正蹲在我身旁。他告诉我:“狗有大狗、小狗;可是小狗不应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感到慌乱不安。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按上帝恩赐给它的嗓子叫好了。”我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岂可想入非非。”契诃夫说:“自知之明并不等于自知不行,要正确理解才是。”一席话点燃了我心中快要熄灭的火焰。契诃夫见我有点罗锅,他说:“你应该伸直腰杆,挺起胸膛做人。”我照此办理了,顿感浑身筋骨舒展惬意。
当我“挺起胸膛”走出公园大门的时候,发现街上的人都在窃笑。他们一定是在讥笑我。是的,我看得出他们的含意:“人家大科学家、大文豪都是什么时候学好了,有了满腹学问才开始干的。你──阿木林算老几?”对呀,我虽然打了很久的基础,但总觉得自己不行。我叹了一口气:“干脆还是回家去!”谁知,一下子又显示出了罗锅的原形。没想到鲁迅先生伸开两臂将我拦住:“阿木林,不要灰心,我了解您的心情。”接着,他说到他开始写《狂人日记》时的情形:“‘小说作法’之类我一部都没看过,我做的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哦!”我深深地嘘了一口气。鲁迅告诉我:“不要怕批评家,他们中有的是不平家,他们苛求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便成诗。”
“倘若将这些放在眼里,就觉得非自杀不足以谢天意。他们的‘高论’使老百姓共鸣起来之后,足以使幼苗扼死。”他痛心地说:“我亲眼看到几个作者被他们骂得寒噤了。其实幼稚全倒可以变得老成,独有老朽腐败倒是无药可救的事!”鲁迅拉着我的手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痛痛快快地跟着他一同来到了海滨。他约我一块游泳,我说了声“好”,就急忙掏出一本《怎样游泳》的书坐在礁石上看了起来。鲁迅问:“您以前看过没有?”我答道:“看过五、六遍了,但总觉得未能全部背熟。”鲁迅说:“我来帮帮你!”他一伸手将我推进水里。我在水中挣扎着,呛了好几口水。但在他的指导下,我很快就学会了游泳。鲁迅这“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方法真灵!回想起自己在岸上反复背诵《怎样游泳》来,不禁哑然失笑。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我想:“李贺骑驴能作诗,欧阳修上厕所能写文章,我为什么那么费劲呢?看来我不是圣贤的材料。”我为此长夜苦恼。第二天我决定进行秘密侦察。在青山绿水之间,我发现李贺骑驴并不能作诗,而是写了很多小纸条放在锦囊里,等回到家中再苦苦思索。他的母亲心痛地叹道:“是儿必呕出心乃已!”我又偷看欧阳修写《醉翁亭记》。他一提笔就写了很多,然后就写不下去了,去上厕所,也不生效。他涂来改去,将好多行的文字压缩、提炼,最后把开头定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原来如此!一个人只要成了名,就有人为他编造神话。有的名人出于对荣誉的贪求,就胡编了许许多多关于他自己的离奇故事。某某“大王”就散播了许多关于他的人格和才能的虚构故事,以致他死后四十八年的今天,历史学家们仍然在努力区分关于他的传说和事实。我现在也有点明白了,名人并不神秘,“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名人如此,我何惧哉!
今天晚间,阿歪家高朋满座,挚友如云,原来是由史丰收表演速算法。精彩的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爱因思坦转过脸问我:“为什么有些重要的科学思想往往是那些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人说出来的呢?”我红着脸答不上来,这也正是我想知道的事情。生理学家哈维把话接过去说道:“青年人学问少,显得‘无知’一些,但这往往反倒受益,未受固定观念束缚而不会造成偏见。请注意,‘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他激动地说:“我提出血液循环理论时,没有一个四十岁以上的人接受它。”阿歪插话说:“历史上状元很少是有出息的。李白、杜甫、关汉卿、罗贯中、蒲松龄、曹雪芹都不是进士出身。”这时,阿歪才发觉少办了一件大事,忘记把我介绍给宾客了。他一摆手,然后说:“他叫阿木林。”“啊,久仰、久仰!”在杂乱的人语声中我欠起身,微微一笑,向大家点头致意。人们都热情地伸过手来。
“您好!我是仪表修理工瓦特。”
“我是饭馆跑堂的小伙计高尔基。”
“我是报童富兰克林。”
“我是印刷工法拉第。”
……
他们跟我一样:是一些被人看不起的、衣服破旧、学问不多的青年人。但一个个目光炯炯、神采奕奕。阿歪接着介绍:“这是逼楚霸王自刎乌江的‘胯下子弟’韩信,这是曾经当过奴隶,后来辅佐商汤打败夏桀的伊尹,这是辅佐周文王打败商纣王的渔翁姜尚……。”
我能见到这些人,跟他们无拘无束地谈话,真是心旷神怡。他们告诉我:“人的聪明是逼出来的”。“下下人有上上智”,“不要怕洋人,怕教授,怕马克思。”
在座的还有不少名人,我恳切地希望他们针对我的心脏病再开点良方。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当仁不让于师”,“后生可畏”。
墨子说:“志不疆者智不达。”
孟子说:“志,气之帅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荀况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韩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
这些话语重心长,字字恳切。我痛感缺乏灵感正是“志不疆”啊!孟子好像又看出了我的心思,凑过来说:“要尧舜与人同耳,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么说我也可以为尧舜了?!”
“然也!”
“啊──!”我心中的火焰已猛烈地燃烧起来。我朝银星闪烁的夜空看去,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夜空的深处回荡:“浩瀚的天宇是属于每一个人的,让星光照耀每一个人。”此刻我想道:“我虽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定要赋于自己以不平凡的存在。”我摸了摸自己的心,跳动正常,可能心脏病已经好了!
二、寻找灵感的诀窍之“活”
“灵感,一个灵字点出了这是极富生命力的,极活的东西,很难想象死跟灵感有缘。学习要活,知识的运用也需要活。”这是阿歪的话。
活!谁不愿活泥?然而大家总把死跟我联在一起──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无底洞大学”是一所最出名的学府,我慕名而去,老校长告诉我:“您在我校可以学到最最雄厚的基础知识,囊括日新月异、天天增加的最新科学成就。学制亦适中──
一万年,毕业时授予‘老寿星学士’光荣称号。”他教我如何一边走一边反复背诵“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座右铭。但一进校门,我立即发现自己已淹没于知识的海洋中了。铁灰色的“读书死教学大厦”从水中矗立起,高大无比、直插黑沉沉的云天。我战噤噤举头向上看去,那“读书死”三个大字如雷鸣电闪劈头盖脸向我袭来。我惊呼着,挣扎着向沙漠游去。
我好不容易爬上岸,一个老头躺在那里,奄奄一息地对我说:“欢迎您阿木林!想不到您如此有志于鄙大学历史系。”“历史系?!”原来我还没有逃出这所大学。这老头正是该系系主任英国人亚克敦。我知道他是全世界书读得最多的人,除了博览群书外,家中收藏的七万册书他全都读完了,而且还做了读书附记和校勘。可是他并无著作留世。他告诉我:“我们系的宗旨不是培养创造力,而是要培养连续啃书,篇篇都背,一字不忘,没分没晓的呆女和钝汉。要把他们培养成戈壁大沙漠,无论有多少流水它全部吸收,但绝不喷出一勺清泉。”他用微弱而沙哑的声音接着说:“我们专门培养窃书匠,要吞噬无尽藏的知识,并搬进坟墓。”
“请看,这就是我们的高材生。”我顺着亚克敦先生的目光看过去,原来是一座坟墓。我过去细看那墓前的碑文,上面刻着:“美国人休兹,体重 1096磅,是世界上最重的人。他发胖的秘诀就是无休止地贪食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这些最有用的东西,小时候胖乎乎还挺可爱,后来就成了超级胖人,因功能失调,1958年死亡,时年32岁。”
“啊!最有营养的东西吃过了量也会造成早丧!”我惊讶道。
“我不愿意死,我要活!”然而这个死字总是死死地缠着我。我进气少,出气多,脉搏停止了跳动。阿歪立即派他的弟弟阿呆去请来了一大批医生,他们一个个都熟练地背诵着《神家百草经》、《本草纲目》、《黄帝八十一难经》、《奇经八脉考》……。然而对我的病却束手无策。阿歪一看大事不妙,急忙请来了名医华陀。化陀将砒霜、鸦片、蛇毒合煎在我的药里,然后叫阿歪将药灌进我的嘴里。没想到,我竟慢慢地苏醒了过来。阿呆一高兴,不禁感叹道:“侃侃而谈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无济于事。巧用妙方,毒药竟能将死人救活!”
我躺在床上,阿歪问我饿不饿,我点点头,他就去给我端来一大碗“八宝粥”。我一看,尽是苍蝇翅膀、螳螂大腿和剩饭粒等污七八糟的杂碎。我问此物从何而来?阿歪说是蚂蚁仓库中的食物。我恶心得要呕吐。阿歪说:“请等一等。”又去换来了一碗蜂蜜。我甜滋滋地吃着。并责怪阿歪竟跟我这个病人开玩笑。阿歪嘿嘿地笑了起来。我从他那斜视着我的目光中发现,他好像在问我:“你想一想,蚂蚁和蜜峰都一样辛苦劳动,为何成果却如此不同?”
嘿,这一来,阿歪却把我的精气神提起来了。下午我随着阿歪去参加一次智力游戏。一开始,主持人就问:“砖头有几种不同的功能?”我想这道题大容易了,就抢着发言:“砖头能砌墙,砌房子、砌灶台,砌炕……”突然,阿歪打断了我的话:“好啦,好啦,你嘟囔了半天也没有跳出建筑材料这一种功能。”接着,别人就发言了。“砖可以敲门”“砖是打架的凶器”“砖是气功演员的道具”“砖是看露天电影的小凳椅”……我一边欣赏着他们的争执,一边暗想他们真是吃饱了饭没事干,像小孩般地胡闹。阿歪跟我说:“你看他们的思路多活,不落俗套。”并指着其中穿白大衣的老人说:“他就是帕金,十九岁时是大化学家霍夫曼的助手。当时欧洲正流行疟疾。霍夫曼吩咐帕金按他的方案试验药品奎宁。结果试验失败,他得到的却是红色的粉末。但他从‘砖头竞赛’中得到启发,脑子里突然蹦出用它来染衣服的念头,一试,取得出人意外的良好效果。就这样,用廉价的煤焦油解决了当时纺织业飞速发展所急需的染料,引起了德国的工业革命。”阿歪把帕金介绍给我,帕金传我秘方:“从不同角度运用知识,知识才能活:只有活的知识才能成为力量。”
经帕金的介绍,我随一支探险队来到了冰的世界──南极。一次意外的风暴掀翻了我们的帐篷,丢失了许多东西,包括点火用的火柴。我们无法再作炊烟,已断顿数日。
我暗想:“死又把我缠住了!”我摆好架势,静坐待毙。这时,我看见一个伙伴正用东西把一大块冰磨来磨去。我劝他别白费力气:“虽然摩擦能够生热,但即使你把南极的冰全磨化,也不会磨出火来!安稳点吧伙计,还是多活几分钟的好。”这个固执的伙伴只是咧嘴笑了笑,继续干着那件蠢事。结果,他竟磨出一个很大的冰透镜,聚合阳光,点燃了纸,终于给我们闯出一条活路来。我十分精通透镜的原理,但从未想到冰能生火,我恳求他给我谈谈怎样才能“活”的经验。他告诉我:“知识的积累并不等于智慧的增加,要少学多思。只知道用延长时间的方法去死啃书而不多思考问题的人,看起来很勤奋,实质上也是一种变相的思想懒汉。”最后他又说:“兵不在多在于精,将不在勇在于谋,例如下棋,要巧施妙招,让棋盘上的棋子互相照应,这样才能子子皆活,甚至小卒取帅。知识的运用也是如此。”
三、寻找灵感的诀窍之“怪”
据说灵感是一种怪想法;天才都有一种怪脾气;干大事的人往往像个傻子,说这叫“大智大愚”。这是怎么回事呢?阿呆告诉我:“一种可能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另一种可能是他们有怪诞的思想并继之以荒谬可笑、异乎寻常的行动。”阿呆呆了一会,忽然我发现他呆滞的目光闪动了一下,随后,他斜着眼睛神秘地对我说:“据说这种怪思想正是灵感仙子显灵了呢!”
阿呆的话有明显的呆气,谁又愿意跟呆子争是非呢?我打算找灵感仙子问问去。
这天傍晚,我来到了灵感仙子的家。然而,开门出来迎接我的,却是一个丑盖天下的女人。更令人肉麻的是,他竟自称是灵感仙子的姐姐,名叫谬论,要我称呼他为谬姐。她见我紧锁双眉,满脸疑惑,立即就看穿了我的心思,说道:“失败尚能当成功的母亲,难道我谬论就不能当一当灵感的姐姐?”她掩口笑了起来。但不管如何,她那难以笔述的尊容,即使笑,也很难唤起我对她的好感。
谬姐让我先坐一会,接着就给我安排了一桌“腐败变质宴席”,看后使我吓了一跳,隔久的茶水我尚且从不沾唇,又怎能消受这腐败变质宴席”?!万般无奈,盛情难却,只得勉强就座,宴席上,谬姐给我夹美味的松花蛋吃,斟香洌洌的茅台酒喝。酒过三巡,她问我:“这些腐物可还爽口?”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竟是如此好吃的腐物,我连忙说:“这种变质发酵的东西比它们原来的味道更甘美,谬姐用手指轻轻戳了一下我的脑门:“只要我们掌握诀窍,不好的事也会为我们效劳。”这时我脸上才初展笑容。
夜已深了,但谬姐居然要我跟她一起发掘一个古墓。我生性胆小,并且最讨厌白骨和烂肉,尽管千方百计地婉言拒绝,但仍拗执不过,最后还是被她拉去了。我在差点呕出心来的奇臭的残尸旁,发现了金玉衣、夜明珠和和氏壁。在进一步的发掘中,竟发现了秦始皇、唐太宗、武则天保存完好的遗体。当这些稀世珍宝震惊环宇的时候,我才明白谬姐拉我来发掘墓葬的道理:“最美好的东西往往跟最肮脏的东西紧挨在一起。”正如谬姐所说:“真理就在谬论的边缘。”接着,他引证了列宁的话,越过真理一步就会变成谬论。并说:“当然只要得法,越过谬论一步就会变成真理。就好像您要找灵感仙子必须先找到我一样。”说罢,她又咯咯地笑了起来。一转身,我立即给阿呆拍了一个电报:“刨金子不要到花园里刨,要到荒郊坟地去刨!”
第二天谬姐要我去研究一种眼睛──搞“三废”工业的科学家的眼睛。从谬姐的X光显微镜中我清楚地看到,在那些特殊的眼睛中,一切垃圾、废物都成了闪闪发光的财宝。我说:“难道他们是‘火眼金睛’不成?”谬姐答道:“能把坏看成好,把无看成有,把反看成正,把合看成分……,这才配称得上杰出人物的眼睛。”
接着,谬姐又把我带到她们家的《谬论纪念堂》里去,只见墙上挂着一张张真实的照片。我看到哥白尼弟子布鲁诺正在被火烧死的场面;我看到达尔文演讲时人们对他的嘲笑──从礼堂楼厅扔下一只活猴子;我看到二百多个科学家正开会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谬姐告诉我:“崭新的真理往往长期被误作谬论!”又说:“很多非凡之见不仅起源于谬论,而且样子也十分像谬论!”到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那些“大智”在我们心目中显得那么怪诞和愚蠢。我心中暗想:“真可怕!照此看来,在一些人眼里岂不是把小真理看作小谬论,大真理看作大谬论吗?”我跟谬姐说:“那只有永远不发表独特的、开创性的见解,才能永远没有谬论。”谬姐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紧接着又说:“只有死鱼永远顺着水流!”是呀,又有谁愿意吃活鱼呢?我看着谬姐,反复想着她说的话,越来越感到谬姐虽然十发难看,然而却十分可爱。
我临回家之前问谬姐:“我也想‘怪’起来,您有什么妙法没有?”谬姐送给我一本小册子。我回家一看,原来是《辩证法精要》。我仔细咀嚼《精要》,芳香满口,自己的眼睛也渐渐明亮起来了。
几日不见,我很想念谬姐,于是又去拜访她。在那群峰环抱,翠绿幽静的山庄里,她正揭去面纱在清澈明净地的玉泉里沐浴,看见我从树林中走来,她半露起晶玉般的肤体,投我以朝霞般的微笑。“啊──太美啦!美丽的女神,想不到您是灵感仙子的化身!”
四、寻找灵感的诀窍之“疑”
“怀疑是打开灵感宝库的钥匙”,“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是我连日来想不通的问题。尤其是马克思喜爱的箴言──“怀疑一切”。更使我矛盾和痛苦:“这到底是伟人的格言还是戏言呢?”
不知不觉地我来到《集贤书院》的求知亭。亭里有几位先生在用茶点。陶行知先生问我:“发明千千万,起于哪一点。”我答不上来。他告诉我:“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我说:“圣贤、名人的话也是问得的吗?”“问得、问得。请您看看《问孔》、《非韩》、《刺孟》。”我掉头一看,来的是老先生王充。接着,他有板有眼地说:“世间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问难。”荀况在一旁叹道:“这些人真乃‘俗儒’‘陋儒’也。”王充告诉我不要安于“世书俗说”,而要“甘闻异言”,“考证虚实”,心中要装着“极问”二字。
当我还没有完全明白这些话的意思时,李时珍却指着桌上的食物请我吃:葱蘸蜂蜜,鳖肉拌柿子,落花生炒黄瓜。我突然想起我国的医书上记载的“食忌”,这几种东西同吃是要死人的啊!美食的色、香、味在诱惑着我。见到这些老夫子吃得如此津津有味,我不禁馋涎欲滴,按捺不住肠胃的呼唤,想到圣人们且不惧死,我草民如此贪生岂不愧哉!于是闭起眼睛,吞下了各种“忌物”,准备为食丧命。但我诧异地发现,除了嘴和胃感到特别舒服以外,我并没有死。这时,我开始对古医书的有关记载产生了怀疑。
“叮铃铃”孟子打来电话,正式通知我已被录取为研究生,喜得我急急告辞,骑着一头瘦驴兴冲冲地去孟子处报到。孟子授我以绝招,告诉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诫我不要把脑袋仅仅当作名著的仓库,勉励我大胆探讨圣人学说中存在的问题。李四光在旁插话:“轻信权威就等于扼杀智慧。”并说:“我就不相信洋权威说的,在我国资源富饶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偏偏没有石油!”他接着说,怀疑的产生就是研究的开始,问题提得好时,正是灵感的降临。他特别着重指出,最初提出问题的人,贡献之大不亚于以后去解决问题的人们。很多学者虽然满腹学问,但正是因为找不到舒适的题目,才无所作为。最后他叹息道,他们是不会给自己出难题的人啊,“不会给自己出难题,灵感仙子就不会降临。”这句话使我产生了一个“灵感”,于是,我立即倡议成立《国际抬杠协会》,得到了热烈的支持。
会议在热烈气氛中进行。有人说:“杰出人物应理解别人不理解的东西。”爱因斯坦说:“不!我最重要的科学概念产生于不理解最明显的东西。”又有人说:“有的东西人是不能发明出来的。”爱迪生说:“我正相反,别人越认为不能发明出来的东西,正是我相信它是一定能够发明出来的东西。”如来佛发言:“西方极乐世界最好,希望大家都去!”唐朝六代佛祖惠能和尚说:“如人人皆升西天,西天将人满为患。”郭老拍手称好:“惠能杰出处,不愿升西天!”有人说:“研究贵在认真。”阿歪接着茬说:“研究贵在认假!”达尔文评了一句:“说的好,我们要十分当心──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要说慌的。”有人说:“数学公理像钢铁般坚强,一加一必须等于二。阿呆也来了呆劲,一挥手,果断地说:“一个人的能力加一个人的能力远远超过两个人的能力,因为团结就是力量!”又有人说:“世界上最硬的东西是金刚石,对此哪位还有异议?”在死一般的寂静中,人们把目光转向我。我才疏学浅,无言以对,吭哧了半天,才红着脸说:“胡须比它还要硬,在再厚的脸皮也钻得出来!”话音末落,引起满堂哄笑。
这些天的奇怪经历,使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大脑是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一切普通的东西在我的眼里和头脑中都显得错综复杂,光怪陆离。今天,我有点像喝醉了酒,奇迹役地感到:厕所墙上的水渍,犹好飞舞的龙和凤;星光的闪亮,显示着宇宙客人谈话的内容;头顶烈日,想起了利用太阳能搞室内冷气开放;而迎寒风时,想到利用风能使室内温暖如春;望见沙漠时,想到遍地都是价值千金的集成电路的硅材料;望见海洋时,想到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核反应的燃料重氢……。啊,我赶紧闭上眼睛,仿佛宇宙万物都交织在一起。我又睁开眼睛,噫,祸事在我眼中变成了幸福。我恍恍惚惚,飘飘荡荡,不知踏上了哪快圣地,这里处处都潜伏着玄机。我眼花目晕,天旋地转,正觉得自己要倒下去,忽然,一只温软的臂膀将我轻轻搂住,柔声呼唤:“阿木林啊,阿木林!”我举目一看:“啊──!灵─感─仙─子!”我热血沸腾,极度兴奋,顿时瘫软在她的怀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