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水城新津书画艺术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2

[转载]古蜀奇谈2,蜀人李冰治水的传说

$
0
0

学术界的争议没有定论,主要因为史料缺乏。但在今天四川许多地区,依旧流传着李冰治水的传说。传说中,李冰修筑了都江堰,但是他的身份,已经不是秦郡守,而是蜀人。关于李冰蜀人身份的猜测,依据的正是这些民间故事。

根据传说,古蜀开明王朝时期,李冰出生在今天的什邡洛水镇章山脚下(这里有李冰陵园),传说李冰是蜀山氏的后裔。章山附近有一条长长的峡谷,叫禹王谷,传说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李冰自幼便听了许多大禹治水的动人事迹。他长大后,也成了一个治水好手。

开明末世,李冰离开章山,来到成都,担任开明王朝的治水官员。开明王朝的缔造者鳖灵本是个治水专家,当时的开明王也非常重视水利建设。李冰上任后竭尽所能,治水为民造福。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31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毁坏了成都城原有的平静。秦师经金牛古道伐蜀,并迅速占领成都。李冰和太子、太傅等官员一路向北逃亡,秦军紧追不舍,在彭乡白鹿山(今彭州一带),蜀太子被杀,李冰也差点丧命。他一路疾走,隐姓埋名,回章山隐居。

秦灭蜀后,蜀国军政大权全部落到郡守张若手里。张若决定重修被战争毁坏的成都城。不过,他并不熟悉这里的地形与水流情况,据说城墙几次筑了一半,都被大水冲坏了。此时,岷江水灾也常常威胁成都地区,洪水时有发生,庄稼没有收成,老百姓吃不饱饭,蜀地很不安定。

张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秦王治他个治理不力之罪。这时,有人向张若推荐了开明故吏李冰,让这位精于治水的老臣治理蜀国水事。于是张若请李冰出山,李冰心里惦记着开明王朝,拒绝了张若的邀请。张若不死心,向秦王禀告,秦王一纸任状下来,强迫李冰就范,于是李冰便成为秦朝的官员。

李冰无奈,来到成都,此时的成都,早已不是从前开明时期那个富饶的国都了。大街上满是吃不饱饭的难民,因为水患,百姓纷纷流亡,成都城日见凋敝。李冰见此情景,才毅然担任起治水之责。他广招过去的部下,精心策划,制定了一个周密的治水方案。治水这样的复杂工程,应该合众人之力,只靠一个人,自然是行不通的。

岷江纵贯蜀郡,水量充沛,咆哮性野,当时水患非常严重,经常洪水泛滥成灾,当地人民迫切要求治水.李冰到任后,倾听民众呼声,耳闻目睹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景况,立即着手治理岷江.

岷江发源于四川、甘肃交界部的岷山,那里高山挺拔,终日积雪成为岷江水量丰盈的来源之一,奔腾喧哮的岷江急流而下,流到川北灌县附近,地势受四川盆地影响突然平坦,岷江水道突然敞阔,水流舒缓起来,上游带来的泥沙淤积起来,把河床淤塞了,水量充沛的岷江就放肆起来了.

到了灌县城外,偏偏有一座玉垒山,东西挡住了岷江,使江水不能畅流。岷江东岸因为水流不过去往往会发生旱灾,而岷江西岸则由于水量过大,常常发生水灾。当地人民早就盼望能把玉垒山凿开,分流江水,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溉造福乡里.

为了弄清岷江水情,李冰邀请当地几位治水能手,带领他的儿子李二郎,跋山涉水,实地勘察.岷江两岸人民的治水经验丰富了李冰父子的智慧,在李冰领导下,治理岷江的伟大水利工程开始了.

玉垒山岩石坚固异常,当时铁器又不是很多,百姓们发明了火烧法等一系列开凿山石方法,经过很长时间苦干,终于凿开玉垒山。山口宽约二十米,称为宝瓶口.宝瓶口引水入灌县,为了加大宝瓶口过水量,李冰父子又在距离宝瓶口前不远的江心修筑一道分水堰,把岷江水在玉垒山前分成两股,使其中一股流入宝瓶口.分水堰将岷江分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是岷江的本流,经过宝瓶口的江水叫内江,通向沱江.从此,岷江分流水量减轻,很少发生洪水泛滥的灾害了。为了清除淤泥沉积,李冰总结出了“深淘滩,低作堰”的调节水流原则,使都江堰很好地发挥了分洪、溢洪、引水灌溉的作用。都江堰工程位置选择合理,规划完美,布局讲究,通过鱼嘴分水、宝瓶口引水和飞沙堰溢洪,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水利工程,创造了世界水利技术史上罕见的奇迹.

都江堰修好后,李冰又开始治理其它地区的水患。李冰最后因积劳成疾,死在了治理石亭江的工地上。李冰死后,埋葬在家乡章山。《蜀中名胜记》什邡条载“章山后崖有大冢,碑云:秦李冰葬所。古蜀记谓:李冰功配夏后,升仙在后城化(),藏衣冠于章山冢中矣。”《唐书 地理志》载:“大郎()庙,在治(什邡)50里,大蓬山之阳。”

所谓大郎庙,即祭祀李冰的庙宇。至于都江堰的二王庙,则是纪念李冰父子的庙宇。关于李冰治水的传说,并没有神话;关于二郎治水的传说,大多是神话传说,而且把李冰之子与二郎神杨戬联系在一起,即神话小说中的灌口二郎。李二郎为何成为杨二郎?为何二王庙中二郎神的塑像比其父李冰还显耀,下文再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2

Trending Articles